和廠家一起看雨水收集在德國的運用
來源:www.quaseoutono.com 發布時間:2018年04月16日
在日常生活中,雨水井成為生活污水、道路垃圾“收集井”的現象已屢見不鮮。尤其在污水管網不夠完善的區域,無論沿街餐飲店還是普通住戶,往雨水井隨意傾倒生活污水的現象比比皆是。大量污染物日常積存在雨水管道里,遇到降雨就統統被沖入河道,以至于在降雨初期,原本Ⅲ類水質的河道,氨氮、總磷等指標也許會突然下降到劣Ⅴ類,甚至達到黑臭類別。因此,初期雨水對地表徑流污染問題不容小覷。
德國開展雨水收集利用較早,也是歐洲雨水利用最好的國家之一,不僅實現了雨水循環利用,而且讓雨水創造了很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通過考察調研筆者發現,德國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較多。比如建設屋面雨水集蓄系統,簡單處理后用于家庭、公共場所和企業的非飲用水。又比如建設雨水截污與滲透系統,雨水通過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過滲透補充地下水。此外,在城市街道雨水管道的排放口均設有截污掛籃,以攔截攜帶高濃度污染物的初期雨水,并導入大型收集池。對于收集到的這些初期雨水,通常有三種處理方式:一是接入污水處理廠逐漸消化;二是利用生態濕地消納處理;三是就近灌溉農田,氨氮、總磷等作為營養物質直接被農作物吸收利用。
在人口密度、國土管理以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我國與德國存在很多差異。因此,筆者認為,我們要以遏制和降低初期雨水對地表徑流的污染影響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學習借鑒德國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創新措施,加快實施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對此,筆者有三方面建議。一是按雨量分區域試點初期雨水收集處理。據了解,目前我國個別地區已開展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試點,但代表性還不夠強,尚難以將其做法復制推廣。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降雨情況、人口密度、經濟狀況和土地指標等差異性大。因此筆者建議,要借鑒經驗,按照降雨量而且分區域開展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從降雨量來講,要分豐水區、貧水區;從雨水收集處理的具體區域類別上來說,要分農業種植區、城市老城區、城鎮集聚區、工業集中區等。根據各自不同的現實情況,多地區布點開展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試點,總結提煉可以推廣的經驗做法,為全面實施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奠定基礎。
二是研究出臺初期雨水收集處理指導意見。德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出臺了雨水收集利用技術規范和政策措施。當前,雖然各級政府已逐漸認識到初期雨水對地表徑流水環境質量的影響,但很多地方并不知道對初期雨水該如何收集處理。對此,建議在試點基礎上,參照德國有關技術規范,充分吸納各地的經驗和教訓,形成與我國國情相匹配的相對系統的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規范,明確初期雨水收集處理的主要路徑、基本標準和管理要求等內容。要讓各地不僅清楚該怎么做,而且知道應當做到什么標準。
上一條:
化糞池廠家都是如何清理化糞池的?
下一條:
關于福州預制化糞池的構造分析
相關文章
- 雨水收集系統打造綠色花園2018年04月12日
- 使用雨水收集系統具有什么意義2018年04月03日
- 如何布置雨水收集的分流制排水系統2018年03月20日
- 城市中模塊式雨水收集的應用2018年02月27日
- 如何加快普及雨水收集系統2018年03月14日